13871214132

网站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公司新闻 >> 中外管理:想要改变世界必先变革自己 徐少春的金蝶25年
详细内容

中外管理:想要改变世界必先变革自己 徐少春的金蝶25年

“你从哪里来,我的朋友,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……”因为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《思念》而取名的金蝶,于1993年在深圳蛇口诞生了。


金蝶创始人徐少春,怀揣着“账海无边、金蝶是岸”的创业梦想,让金蝶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,像一只只蝴蝶飞到世界各地,为超过几百万家中外企业提供企业管理服务。


直到今天,回顾金蝶25年企业发展史,无不浓缩了深圳特区改革开放和中国商业崛起的历史进程。金蝶早在1996年就发展为家喻户晓的财务软件领导品牌,1998年推出中国第一个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,并首家引进国际风投;1999年先于业内提出数字化管理的理念;2017年至今,进入了一场至关重要的转型期——“金蝶云ERP”正式升级为“金蝶云”。

武汉金蝶财务软件

过去的20多年里,金蝶多次在转型关口的变革之举,都被《中外管理》报道和深入剖析。在我们的独家记录里,不断颠覆自我的徐少春,其洞察力和决断力从未落伍于时代。尤其金蝶选择在ERP市场巅峰时期与传统模式决裂,在外人眼中近乎疯狂。


不论是帮财务人员砸掉算盘,到后来砸掉电脑、砸掉服务器,还是今天砸掉ERP……每一次的“砸”,都无一例外地打破了行业“舒适区”。按照徐少春的说法,金蝶正攻入一个无人区,前方暗潮汹涌,但“想要改变世界,必先变革自己”! 


帮天下财务人员甩掉算盘

2015年的一天清晨,在深圳欢乐海岸“华艇会”上,徐少春和太太章青以邀请王石划赛艇的方式,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5周年。湖水边,他们模仿了影片《那些年,我们一起追的女孩》场景,留下了一个永久纪念。大家一同喊出徐少春为华艇会订制的口号:“鲜肉,鲜肉,永远不皱!”这句话本身就是徐少春浪漫主义情怀的缩影。


“深圳,是我梦开始的地方,也是我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。没有深圳,无论是我还是金蝶,都不可能成功!”2015年8月,徐少春不仅迎来了深圳35岁生日,也迎来了金蝶22岁生日两者之间,徐少春谈起深圳对于自己和企业的影响,仍难抑内心的激动。


“深圳是个敢想敢干敢当的城市,一到深圳,我就感受到一种血脉喷张的激情。”徐少春说。


早在1987年,深圳就出台了一个文件。至今他依然记得文件的全称——《关于鼓励民间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企业的有关规定》。“都说科学的春天来了,其实科技的市场春天就在深圳。”等到1990年,他又听说邓小平同志要来深圳视察。尽管这个视察在两年后才变成现实,但徐少春却敏锐洞察到,“自己创业的时机到了”。


他的想法,得到了时任深圳市副市长朱悦宁的支持。得到政府批准后,金蝶很快于1991年7月在深圳市工商局注册。当年11月,徐少春独立开发的爱普电脑会计系统V1.0版通过了深圳市财政局评审,为推动深圳市会计电算化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,一举打破了企业财务管理软件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。


1993年,金蝶软件正式诞生。日后这家企业也果真像它的名字一样,飞进了万千企业。


的市场开拓,徐少春都是亲自上阵,为企业安装和讲解软件。“哪有老板亲自来给企业装软件的?”即便在当时的深圳,徐少春的做法也为很多人所不解。


但徐少春并不在乎这些。他认为市场竞争中不仅是胜者为王,更是“剩者为王”,金蝶须抢占先机。后来的事实也证明,徐少春以自己的敏锐一路前行,抓住了一次又一次市场机遇——1995年,市场上电脑的主力还是386电脑和486电脑,但8兆内存Windows电脑已崭露头角。1996年,徐少春带领团队发布中国第一个完全基于Windows平台的财务软件——金蝶财务软件金蝶,一跃而成为当时最知名的财务软件。


金蝶凭借自己的努力,赢得了市场对于民营企业的尊重。更为重要的,金蝶在软件业率先向Windows平台转型,凭借先进技术帮助数以千万的财务人员甩掉了算盘!这在那个年代堪称一个行业创举。


如果说从DOS到Windows,是金蝶聚焦财务管理的首次飞跃,那么从财务软件到ERP,则是其第二次腾飞。


1997年,金蝶公司在业内首创32位决策支持型财务软件,在国产Windows版财务软件评测活动中获总分第一,引领中国财务软件完成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历史飞跃。这一年,正值香港回归,金蝶实现的由财务软件到ERP的蜕变,对国内资本界、IT界乃至整个商界,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高速增长期,从激情文化”转向“大家文化”

进入2007年后,徐少春偶尔会感到“孤独”——因为在创立金蝶15年后的2006年年底,他毅然将CEO头衔让位给“打工皇帝”何经华,仅保留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会主席一职,从身先士卒的领导者,摇身一变为决胜千里的战略家。


“原来是以我为中心,现在员工都忙自己的去了,一个人就难免孤独。”徐少春曾在2007年年底接受《中外管理》专访时吐露心声。怎么办?


徐少春选择的新生活方式是用更多时间跟客户、朋友、企业家在一起。“在公司内部孤独不要紧,但在社会上不能孤独。”


2007年,徐少春期待着金蝶能实现下一次爆发。时间锁定在“未来三年”(2008-2010年)。“其实已开始做铺垫了,新CEO请来了,公司治理机构进一步优化,又引进了战略投资者,可以说,金蝶已从人才、资本、技术上做好了准备,未来2008年将是一个拐点。”他当时说。


引爆新起点的引擎是什么?徐少春给出的答案是——企业文化。


在早年创业期,“激情文化”就曾为金蝶迅速立足、高速发展提供强大助推力;后来逐渐演变为更强调职业经理人的“精英文化”;2007年之后,“没有家长的‘大家文化’”,成了金蝶新阶段的助推器。


“文化变,业务自然也跟着变。”徐少春说。企业的转型与升级,需要整合社会资源,并在资本、产品、渠道等各个方面培育更为广泛的合作伙伴,这自然需要“大家文化”的全员动员。


2007年11月28日,金蝶旗下瞄向电子商务前端的在线记账及商务管理平台“友商网”上线,这预示着中国管理软件开始全面进军全程电子商务。但就金蝶本身而言,昭示的却是转型的新起点。


“金蝶过去是做管理软件的公司,但我们更希望把中国管理模式复制到全国,我们的新使命是引领管理模式进步、推动电子商务发展,帮助顾客成功。”徐少春回忆说:“这意味着,我们每个员工都要成为一名管理顾问,跟企业谈的都是管理思想、管理模式,而不只是谈代码、谈技术。” 

跳出竞争红海,转向服务

2007年6月,金蝶引入IBM、雷曼兄弟作为战略投资者——IBM与雷曼兄弟投资约1.32亿港元购入金蝶国际约7.7%股份。“IBM成为金蝶股东,虽然占比不高,但我们是在与世界最大的IT企业合作。


引入资本的目的,更多是为给客户、给社会创造价值。

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中国ERP软件行业进入“价格肉搏”时代。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时期,中高端客户的IT投资变得更为谨慎,中小客户需求也踯躅不前,诸多中外管理软件商都在降价争抢市场。这时候,跳出软件销售的红海,进入附加值更高的软件服务领域,从而提高整体毛利率,对于金蝶才是合理的选择。


2009年,金蝶发起了一轮战略转型,目标是在2010-2013年实现从产品型公司向服务型公司的过渡。


从2010年开始,国内掀起巨大的“云”潮,软件企业纷纷布局云战略。云计算的普及不仅带来了一种新技术,更加速了国内软件企业的内部变革。金蝶作为传统软件厂商,迫于云计算大环境,不希望在“云”中被淹没。


从技术实力上,金蝶距离IBM、SAP、Oracle等国外管理软件厂商还有很大差异;在国内也受到用友、浪潮的正面夹击,更要抵御一批中小型管理软件厂商低价策略的扰乱。种种压力之下,金蝶决定调转航标,对标IBM的战略——咨询服务!


同年,金蝶随手记App发布,两周后便位居iPhone App中国区财务类App排名第二。随后更获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战略性客户,格力电器、小肥羊等10家行业领军企业,先后与金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。


金蝶转型服务的独特之处,在于直接抓住到了软件业的本质内涵——知识。围绕这一核心,梳理优秀中国企业管理模式,建立咨询团队。而所有这一切,都是在汇集知识,并终通过软件、咨询乃至更多创新途径传播出去,变为金蝶的产品和商业模式。


如果说金蝶有自己的转型路径,或许仅局限于以上做法,但金蝶软件叠加IBM咨询,无疑增强了其在ERP生态链上的竞争力。所谓“向服务转型”,实际上也远非在内部发力,而是选择与IBM共建团队,为中国企业提供一体化企业应用软件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。这是国产ERP厂商与外资IT服务巨头在前端咨询服务上的首度携手。


服务不再只是营销手段,而成为了金蝶的战略重点。


从2009年底到2010年初,金蝶管理层都被折腾得够呛。三四十号人被弄到一个会议室里开战略会议,一共五次,每次两天。公司的战略定位,所处软件行业的特质、客户需求、产品和市场的关系、竞争的态势等都要一一剖析,甚至连服务到底是什么的基础问题,也要反复交锋。


逼迫他们的,是时任格宁管理咨询(上海)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家雍,也是当时徐少春请来的董事长特别顾问。“服务转型不是为了转而转,须知道为什么。回到一个根本问题来思考战略,这很重要。”刘家雍说,“其实金蝶在前面三年早已四处开花,但不够系统,未形成一套严谨的方法。”


正是因为战略上的日渐清晰,金蝶在组织架构和激励政策上都开始动大手笔。例证是2010年年初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研究部的成立,这是一个与整个中国管理模式对接的部门。这一让外界摸不着头脑的组织,给金蝶业务拓展带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好处,甚至改变了金蝶的工作方式。


金蝶(中国)总裁孙雁飞曾负责一家名为“彩虹创业”的客户,在ERP实施中遇到了巨大障碍。“当时彩虹创业实施顾问带着问题来求助金蝶,经我们内部会诊得出一个结论:‘彩虹’需要成立物控部,即生产物料的控制部门。这一建议迅速被对方采纳并付诸行动。此后其创业的大规模生产调度、集中采购、物料选配输送等问题都迎刃而解。”


“在ERP的部署过程中,总会遇到一些困难,有一些就是管理思想上的问题。此时我们会建议做管理上的一些变动。这种变更我们会通过跟项目领导小组的组长去沟通。而沟通内容,就是后台部门的工作。”孙雁飞说。


后台自然是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研究部,这个部门专门针对金蝶已经做过的、且在行业里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客户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。这对于金蝶给客户打造个性化的实施方案产生了关键影响。


遭遇转型阵痛

2011年,原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主管合伙人冯国华闪电加盟金蝶,出任集团总裁,徐少春则主动选择退居幕后。


当时,像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,意图加快从管理软件向咨询业务的转型。只是,一年之后,这位与金蝶签署5年协议的总裁就匆匆离任了。于是,徐少春再次出山。


过去几年中,或许是金蝶对咨询服务的调子拔得太高了,转型的步子走得太快了,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阵痛。


在管理咨询行业,盛传着一种说法:如果按照国际标准,咨询业务真正发挥效力在企业业务流程的第五级,很多公司的咨询,做到第三级就戛然而止了。


“咨询多为启发思路,国际、国内的落地难度都一样。你会发现,所有企业管理咨询都由一把手发起,发起原因不外乎两种:一是对现有经营业务不满;二是驱动力扩张,如考虑扩张中如何规避风险。很多老板找咨询,并非想知道具体该怎么做,而是想听取建议或请求分享下同行的玩法。所以,咨询不太能关注细节。”前金蝶CTO田荣举说。


除了战略定位的偏差,冯国华的辞任,与金蝶企业文化融合不畅也有一定关联,毕竟冯以往就职的都是外企,而外企的管理经验并不适用于本土企业。但不论如何,金蝶还是出现了业绩下滑。


彼时的金蝶正处于向服务转型后的艰难时期。徐少春在2012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颁奖典礼演讲中曾大吐苦水:“金蝶这一年的日子太难熬了。满以为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就应恢复新一轮增长,但今年又开始了经济下行,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了。”


像金蝶一样,彼时的国内企业管理软件市场,也都在过冬,经济下行的压力先在软件行业凸显。相关统计数据显示:2012年A股50家软件公司前三季度营收达301.56亿元,同比增长9.94%,净利润23.99亿元,同比下滑16.6%。其中,用友第三季度出现自2001年上市以来亏损额,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96.47%;金蝶第三季度也亏了2.86亿元。


在企业管理软件领域,用友和金蝶代表国内厂商,共同与SAP、Oracle等国际大软件厂商展开竞争,因为后者拿走了国内大多数超大型企业客户,因此国内软件厂商产品就只能聚焦于对价格较敏感的中小客户。


曾在用友做过调研的一位私募基金创始人判断:整个管理软件行业此前几年的过快扩张,是导致行业快速下滑的重要原因。金融危机时政府迅速推出救市政策,在某种意义上加快了接受扶持企业的信息化进程,管理软件行业也由此度过了2009至2011年三年好时光,金蝶也不例外。


“短短几年,金蝶从以前40几家分公司一下扩充到90多家,这使得管理和人力成本越来越高。”一金蝶前员工透露:金蝶人数时曾有1万多人。由于国内企业管理软件厂商都争相抢夺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市场,而服务众多客户,就必然需要更多的员工,这导致人员开支的快速激增。


当经济危机来临时,金蝶不得不选择裁员实现过渡。到2012年年底,金蝶员工数已裁减至8000多人。

“云”端突围,从心怀忐忑到坚信不疑

另一种声音认为,管理软件行业的整体下滑,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宏观经济的低迷。相较之下,云计算迟迟未能引爆的变现能力才是敌人。


“国外IT业也是经历了很多波折和风浪的,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调整,信息产业也发生了变化,传统技术适应不了社会发展,过渡期出现混沌或朦胧是正常的……在坏的时候,真正聪明、勇敢和有使命感的人,会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继续往前赶。”徐少春坚定地说。


任何一场变革都会遇到阻力,徐少春说阻力是思维模式。他的办法是做出一个样板,拿出一个产品。


2012年,金蝶在云端的布局,是在企业内部社交网络中发力。“云之家”一度跃升为中国最大的企业社交网络平台,当年累计企业用户数超过35万,日均PV值也超国内同类产品的总和。


2013年11月,金蝶将云之家、智慧记和云平台整合成立了企业互联网事业群,不足半年,云化和社交化的产品,就与传统ERP呈现了互相刺激销售之势。


事实上,传统管理软件商此前也均已多次尝试转型。早在2010年,金蝶、用友分别推出了伟库网、友商网,由普通安装软件向SaaS模式转型。但由于产品形态、企业交付模式的不同,伟库网被迫关闭,友商网也在苦苦挣扎。


徐少春后来反思:“金蝶在经历向SaaS转型的阵痛后早已清醒认识到,向云管理转型,才是金蝶清晰的战略方向,利用社交网络、移动互联、云计算这三项新兴技术,帮助客户做云管理转型。”


他将该战略比喻为“蝴蝶战略”:左翅膀是拳头产品ERP,右翅膀是云管理服务。由金蝶微博升级而来的企业社交网络产品——“云之家”,则被看成了整个翅膀的头。“两个翅膀相辅相成,传统ERP将与云服务结合、升级社交化功能。”


而云计算也使得企业管理软件厂商的商业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。和过去ERP产品相比,基于云计算的企业服务产品价格门槛更低,众多中小企业可以以很低的价格享受服务。


比如“云之家”企业社交平台,基本功能免费,但企业要想获得进一步服务就要付费,这和过去卖软件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。徐少春强调,金蝶把在线会计、在线HR服务都放到云平台上,以后会计、HR便不需要再买软件,这会大大降低中小企业的IT支出。


与此同时,在云之家V8中,也引入了许多新的“玩法”:如员工可将推广H5推送到个人社交圈拓展客户,关联同事可被拉入一个有水印微信群,大家在群里沟通、在线会议,员工甚至可接收来自合作伙伴的采购报价需求。而这些功能实现的背后,正是V8与ERP的深度打通,是将移动管理平台与企业已有业务流程相融合带来的便利。


对于这种转变,云之家CEO田荣举理解为是一种行业的“演进”。他认为前两年做移动办公,像是将OA系统搬到手机上,但是云之家接触大量客户后发现,只做OA其实对企业帮助并不大。“过去我们强调无纸化办公,核心是信息化、电子化和高效率,OA只是对已有流程的配合。但移动互联时代,互联网的作用却远不止此,帮助企业优化流程、创新业务及管理客户,更有价值。”


向云端进阶,是徐少春坚定的想法和坚持的推进得以实现的。


这位霸道总裁身上,时时有种项羽般的英雄主义情结和破釜沉舟的决然。这集中表现在随后他在中国软件行业引起震动的一年“两砸”——2014年“五四”青年节,徐少春化身“热血青年”,砸掉电脑,想用一部手机开创新的移动办公模式。同年8月8日,他又化身为“海盗船长”,亲手砸掉了客户服务器,宣告成立“ERP云服务事业部”,颠覆传统ERP模式。


2017年8月8日,在金蝶24周年庆上,徐少春回首金蝶三年来的“云转型战略”感慨万分:“三年前我砸掉了笔记本电脑,凭一部手机+云之家App,把金蝶逼上了云端;三年后的今天,我砸掉了客户服务器,凭金蝶云把客户逼上了云端。”


“今天,我再次对‘金蝶云’的发展提出更宏伟的目标。”创业25载的徐少春,再次规划起了自己的人生:“现在与未来,我的人生就是三件事——云计算、划赛艇、致良知!”


如今的“金蝶云”,早已发展成为国内企业云服务市场的领头羊,是亚马逊在中国最大的企业级服务伙伴,华为、腾讯、金山云先后成为了它的战略合作伙伴……而金蝶“四朵云”(金蝶云、精斗云、管易云和云之家),也在2017年全年实现高速增长,营收约3.9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87.7%。徐少春说:“过去我们对发展‘云战略’心怀忐忑,但现在,信心已变得十分坚定。”



地址:

武汉市汉阳区龙阳时代广场A座1205室


Copyright  武汉蝶琛科技有限公司 专业从事于 武汉金蝶,武汉金蝶软件,武汉金蝶财务软件 , 欢迎来电咨询!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

电话:

13871214132  027-84671812




邮箱:

3175227@qq.com






技术支持:武汉网站推广



seo seo